包種茶的發展歷程
要聊到包種茶,就一定會提到魏靜時,他是台灣於日治時期的重要茶人,對台灣茶貢獻良多,過世後日本昭和天皇頒「白櫻花狀」並稱其為包製種茶元祖及台灣茶業大恩人,後人尊稱其為「包種茶始祖」。
為何魏靜時會開始研製包種茶呢?在白毫茉莉的故事中,我們知道帶有花香的茶葉深受消費者喜愛,固然茶葉加花是一種做法,但在悉心照料茶樹時還要分神去照顧鮮花,且自然窨製的製茶工法曠日費時,故在花茶成功之餘,茶商茶農們也不斷在思考如何進一步突破,甚至開始思考茶葉能不能夠不加花,但又能夠自帶花香的可能性。
當時領銜研發突破技術的主要是兩位製茶師父,一位是王水錦,他是用傳統武夷茶的製法加以改良,茶湯泡出來顏色偏深紅,香氣口感較厚重,其稱為文山式製法,而魏靜時的方法則是自創,茶湯泡出來顏色為綠黃色,香氣自然清香怡人,滋味圓滑甘潤,其稱為南港式製法。
而當時魏靜時的南港式製茶法,除了相對簡單外,成品的花香也絲毫不遜色於花茶,再加上日本人本身較偏好類似綠茶的口感,所以在日本佔領臺灣後,日本人除了積極拓展茶園面積外,在外銷上也持續加強力道,以數據來看,包種茶的銷售量年年升高,足見當時包種茶的熱銷程度。
而為了要維持外銷產品的品質穩定度,日本政府後來選定南港大坑為『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』,且聘請魏靜時擔任講師並持續推廣南港式包種茶,自此之後,完全仿照大陸傳統的製茶方式的思維就漸漸落伍了,台灣的製茶法開始自立門戶,可以說魏靜時研發的『南港式製茶法』,是現今台灣茶各種製茶法的起源了。
而一講到包種茶,大部分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湯色蜜綠帶黃,清香順口,帶有花香等印象,這樣的印象其實多半都來自於上敘的包種茶南港式製茶法,而當年著手改良花茶的除了魏靜時之外,其實還有另一位王水錦師父。
王水錦改良包花茶的方式又稱為文山式製法,該製茶法改良自武夷製茶法,採取高發酵,重烘焙的做法,茶湯泡出來除了也帶有明顯的花香外,入口時也有明顯的甘甜感與烘焙香氣,相較於魏靜時的南港式製茶法,王水錦的文山式製茶法除了兼具花香與甘甜度外,還多了焙火的香氣口感,兩種做法的包種茶皆大受好評,一時難分軒輊。
可惜的是,當時是日治時期,日本人普遍較喜歡偏綠茶的清爽,加上文山式製茶法較南港式複雜,製茶技術較不容易推廣出去,最後再加上王水錦師父晚年失明,導致文山製法包種茶逐漸成為失傳的傳說茶款,而南港製法包種茶則後來成為主流。
但時至今日,仍有許多製茶師父試圖重現兼具花香、焙火香與甘甜口感的包種茶,故世面上雖以清香型的包種茶為主流,但偶爾還是可以發現有烘焙型的包種茶喔!
京盛宇的穀香包種,某種程度上就是向當年的王水錦師父致敬,將品質極好的包種茶再做精緻烘焙,使其轉化出類似稻穀或堅果的香氣,一般認為不喜歡烘焙茶的日本客人,喝了之後也非常喜歡,甚至說穀香包種帶有類似玄米的香味,推薦您一定要買回去泡看看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