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Founder's Article

創辦人專欄

 
【一期一會一封信】

七月|旅行的意義

  近三年的暑假,我都帶著一家人出國旅行一個月。最初只是因為孩子放暑假,需要參加夏令營,算一算兩個孩子加起來花費也不少,倒不如帶著他們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。而且自疫情之後,遠距工作早已成為一種技能,即便不在台灣,依然能與公司保持順暢密切的溝通。
  一家人一起在國外旅行一個月,最大的挑戰不是行程規劃,而是「朝夕相處」。學期中孩子們白天上學,我還能偷得幾個小時安靜時光,暫時脫離父親這個身分。但暑假旅行就完全不同了,二十四小時連續三十天日日夜夜的相處,完全沒有喘息時間,比起平常在台灣有更多想發火的時刻。到了陌生地方,孩子們對環境、飲食、作息都要重新適應,自然也多了不少大人眼中的「脫序」表現。2023年我們去了馬來西亞,這是全家人第一個三十天旅行,第五天我就後悔得想立刻改機票回家。但是和孩子一起在可以望見吉隆坡雙子星大樓的高空無邊際泳池中,穿著泳衣親密地和不會游泳的他們一起相擁、打鬧、戲水,我們的身體距離很少這麼親近過,那一刻一種前所未有的「骨肉感」油然而生,我才深深體會到家人們能夠「朝夕相處」,縱然是一種挑戰,更是人生難得的收穫。
  另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「吃」。原來在台灣習以為常的食物料理、小吃餐廳,在飛機一降落之後,全都不見了,隨之而來的考驗就是接下來三十天的九十餐,該如何解決。到當地享譽盛名的餐廳絕對是必要行程,我曾經在福岡從晚上十點開始排隊,等了兩個小時只為吃一碗google評論有將近七萬則的Shin Shin拉麵,也在阿蘇火山腳下嚐到此生難忘的和牛炒飯。不過我覺得更有趣的部分,是到當地超市採買食材自己下廚,深入地享受「飲食在地」。2024年我們到了九州,日本超市的蔬菜水果大多會標示產地,甚至會註明由哪位農民所生產,我就會請孩子們挑選鹿兒島、熊本、佐賀等地的食材。我的想法是鄰近產地,配送時間短,食材自然會比較新鮮,而且到此一遊,當然也要將當地的風土民情一起嚥下。同時,九州也盛產和牛,在台灣吃和牛通常所費不貲,而且對我來說油花過多,稍嫌膩口,這裡的宮崎牛卻是物美價廉。在這三十天裡,我也沒有辜負自己的五臟廟,凡是自己下廚,必有和牛相伴,一償「和牛吃到飽」的宿願。
  這樣的一個月旅程,與其說是在觀光,更像是在「生活」。因為相對沒有時間壓力,沒有被排定好的行程,更能好好感受空氣中的溫度與氣味。今年七月到澳洲,先在墨爾本落腳,為新開幕的店鋪進行教育訓練,接著前往雪梨、塔斯馬尼亞,最後再回到墨爾本畫下旅程的句點。城市景觀對我這個長年住在都市的人來說,早已沒有什麼新鮮感,但塔斯馬尼亞那一大片未經修飾的自然風光,則令我們一見傾心、流連忘返。不僅僅是映入眼簾的清澈湖泊、踩在腳下的融冰雪水,就連每一次深呼吸,都彷彿把整座島嶼帶進身體裡,留下自然親吻過的印記。
  旅行中常有某些時刻,讓我不自覺陷入淡淡的哀愁,想起在天上的母親,想著如果可以帶她一起來該有多好啊。唯獨在塔斯馬尼亞想起她的時候,沒有哀傷,反倒是噗嗤一笑。我的母親害怕各種鼠類,包含老鼠、天竺鼠,就連袋鼠也不例外。而塔斯馬尼亞就像一座巨大的野生動物園,可以輕易發現各種動物的蹤跡,更別說牠們留下的「生活痕跡」—糞便,幾乎無所不在。我們住的其中一間民宿,位在名為Waratah的小鎮,全鎮居民不到兩百五十人,只有一間雜貨店與餐廳。入住時天色已晚,沒留意到屋外的草地,隔天一早望著那片草地,我實在看不出來,究竟有哪一塊草坪可以放心踩下去不會踩到動物糞便的。晚上開車在小鎮的街道上,看見路上都是跳呀跳的小袋鼠,我想如果我帶母親來這裡,剛剛吃的晚餐,她一定會全部吐出來,然後把我給罵死的!但沒辦法,一切一切都如此貼近自然,清新的空氣是自然,隨處可見的動物糞便,也是自然。
  古人說: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。」這話不見得百分百正確,畢竟書本裡的內容,可以拓展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視野與想像。而旅行,則是一場把書中想像轉化為真實的體驗,它不只是看風景,更是用身體去感受世界的廣度與深度。就像熱愛動物的兒子,在好久好久以前就告訴我,這世界上有一種動物的便便是方形的。我雖然聽過這個冷知識,但從未放在心上,直到這次安排行程,發現塔斯馬尼亞的搖籃山有機會遇見袋熊時,我的人生第一次這麼渴望「看大便」。就是這些旅行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創造出人與自然的連結,讓人感受到世界的遼闊與個人的渺小。
明年,希望可以繼續和一家人一起旅行一個月,探索更多旅行的意義。
京盛宇創辦人
2025.07.30
2025 Founder's Artcle

2025年創辦人專欄

2024 Founder's Artcle

2024年創辦人專欄

2023 Founder's Artcle

2023年創辦人專欄

2022 Founder's Article

2022年創辦人專欄

2021 Founder's Article

2021年創辦人專欄